学术会议 | “翻译、科技与人文高端论坛”
USST
“翻译、科技与人文高端论坛”
会议通知
- 11·13 -
论坛背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重要历史交汇点,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翻译研究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实现科技创新赋能翻译研究、文化互译助力文明互鉴。
为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促进新形势下我国翻译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开创翻译、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定于2021年11月13日在上海理工大学举办“翻译、科技与人文高端论坛”。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主办,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承办,《上海翻译》编辑部、《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是上海理工大学115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论坛特邀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旨在拓展翻译学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加强科技、人文领域的沟通与对话,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翻译研究的创新发展路径。
论坛主题
对接国家战略——翻译、科技与人文研究的新方向
主要议题
1. “十四五”时期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
2. 大数据时代译者翻译技术能力与人文素质培养
3.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4. 中国科技文化外译研究
5. 新技术背景下的翻译教学与研究
6. 疫情防控用语翻译研究
7.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翻译技术发展与应用
8. 当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翻译策略
9. 跨文化视阈下的科技翻译研究
10. 后疫情时代在线翻译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论坛须知
论坛时间
2021年11月13日(星期六)08:15-16:00
论坛链接
1. 腾讯会议
会议号198291579 密码1113
2. AVA直播
电脑端
https://live.avalive.cn/pc/#/livePlay/
808080857b53e552017ce39eefe14426
手机端
https://live.avalive.cn/mobile/index.html#/
live/808080857b53e552017ce39eefe14426
直播二维码
日程安排
(2021年11月13日)
主办方简介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简称“SSTTS”)成立于1985年1月,属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直接领导,由本市国家重要科研机构、图书情报部门、高等院校、国家重点企业、合资企业等单位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术性非营利组织,也是中国翻译协会单位会员。学会下设六部一处一室(组织联络部、学术部、教学部、宣传部、翻译服务部、财务部、秘书处及办公室)。学会常设工作机构为秘书处及办公室。
学会宗旨是团结和组织本市各行业翻译工作者以及为翻译事业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翻译研究和学术交流,探讨翻译理论与技巧,组织翻译教学,促进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队伍建设,维护翻译工作者合法权益,与海内外有关组织进行交流与合作,促进翻译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主要活动形式为组织各类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学术沙龙,举办高级研修班、翻译竞赛,开展会员联谊活动等。学会成立以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经常举办各种翻译学术活动和行业交流活动,积极开展翻译人才培训、翻译咨询服务以及与翻译工作有关的社会公益活动,为培养我国翻译人才和翻译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海内外翻译界同仁广泛赞誉,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开设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精神,激励新时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学校占地面积近千亩。下设17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在校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75人次,省部级人才189人次,高级职称教师859人,博士生导师260人。
学校长期依托、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60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19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51个省部级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三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和管理科学高原学科,并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依托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培养“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学校持续贯彻“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理念,本科教育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研究生教育注重“跨学科、重创新、贴行业”。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承办方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是一所具有文理工融合学术传统的人文社科学院。学院的使命与目标是:凝聚师生校友,共筑家国梦想,培养具备优秀的多语言沟通能力与专业相关核心学术能力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开展中外语言、文化领域相关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促进中外优秀文化交流互鉴、社会和谐发展。
学院前身为上海机械学院科技外语系,从1979年开始招收科技英语和科技德语本科生,是全国最早开设科技外语专业院校之一,从1984年开始招收专门用途英语(ESP)硕士研究生。学院结合外语学科特点与理工科大学学术背景,走特色发展之路,科技外语教学与研究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已培养历届毕业生近七千名。
学院承担全校公共外语教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与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学院设有英语(科技翻译)、英语(中美合作)、德语和日语等四个本科专业,具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设有公共英语教研中心、英语系(科技翻译)、英语系(中美合作)、德语系、日语系、语言学研究所、翻译学研究所、文学文化研究所、国别区域研究所和MTI教育中心等内设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88名,其中专任教师170名,含正教授13名,副教授4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7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8名。英语、德语和日语长期专职外教8名,短期项目外教每年10人次左右。
学院与众多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出版社等学术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关系,是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合作共建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的主要研究部门,并担任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秘书长单位。
协办方简介
《上海翻译》
《上海翻译》(原《上海科技翻译》)是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会刊、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上海翻译》创刊于1986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和中国译协首任会长姜椿芳同志分别为创刊号题词,中科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写发刊词。本刊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编辑出版。有组织、有系统的应用文体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上海翻译》区别于同类期刊的主要特色。《上海翻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作应用翻译的理论探讨,又作翻译实践的深入研究。刊物宗旨为:探讨译道,切磋技艺;聚焦应用,引领实践;倡导争鸣,助推教研;修辞立诚,广纳雅言。《上海翻译》坚持开门办刊,走出书斋,走向读者,单独或联合有关单位举办各类学术活动。一直以来,《上海翻译》是译界前辈说理论道的讲坛,是译界同行切磋技艺的场所,亦是青年新秀试笔习武的园地。本刊主要栏目有:理论思考、应用探讨、典籍译研、口译研究、翻译教育等。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办于1980年,由上海理工大学主办,以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为主、以高等教育研究为辅,面向学术界、教育界以及高等院校广大师生的学术期刊,是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家以及教育工作者相互沟通的桥梁。本刊坚持理论性、研究性和科学性,注重文章的学术价值及整体质量,主要刊登高质量的有关多种外语的语言研究、外语教学研究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等方面的高水平的论文,向中外学术界介绍我国学者以及我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本刊主要栏目有:语言研究(以ESP/EST为主、GE为辅)、现代语言学、外语教学研究、英美文学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材编写、书刊评介等。目前,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特邀嘉宾(按姓氏拼音顺序)
柴明熲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创始人,荣誉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副组长、上海市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口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教学与科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全国翻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文联委员,国家社科和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审议专家等职。曾任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国际组织)常务理事(负责亚洲太平洋办公室)和副主席。担任《中国翻译》杂志编委、台湾《编译论丛》杂志编委等职,并担任Interpreting、Perspectives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同行评议专家。2003年创建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2003-2014),同时兼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翻译学学科带头人,2015年被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国际组织)全体会员选为副主席。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获得者。主持完成国家语委和国家标准委的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GB/T30240.1、2、3、4、5、6、7、8、9、10》(2011-2017),出版各类教材、译著20余本,论文50余篇,参加电影翻译和译配10多部,国际组织的文件翻译和多种商务、法律、科技类翻译和审定稿等。
党争胜
(西安外国语大学)
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任陕西省社科联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研究,出版《文学翻译鉴赏导论》《<红楼梦>英译艺术比较研究》等著作5部,《论语今译新解(英汉对照)》等译作8部;发表《论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在翻译与写作之间》等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得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丁红卫(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获德国语言学博士与工学教授资格。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精神障碍人群语料库建设及面向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语言研究”首席专家,国际言语韵律协会理事长、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Springer出版社两部系列丛书主编与SCI/SSCI期刊审稿人,发表国际论文百余篇。于德国电子信息学院从事语音技术研究近20年中,主持或参与十多项德国或欧盟纵向项目及国际著名公司横向项目,包括多语种语音合成系统建设与计算机辅助语音学习系统研发等。回国后主要从事二语语音习得研究,近年来聚焦听力及精神障碍人群语音韵律的认知神经科学探究。
傅敬民
(上海大学)
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应用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翻译》主编,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兴趣涉及社会学翻译研究,翻译批评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译著《翻译模因论》,《翻译规范》,《面包》,《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等17部,编著、主编翻译教材《英汉翻译辨析》等4部,出版学术专著《译学荆棘》等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曾获得“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称号。
韩戈玲
(上海理工大学)
教授,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荣获“上海市育才奖”,兼任上海市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外文学会理事、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085”高校内涵建设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和上海市教委高级访学项目。在国内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等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语用学专著1部,总主编《实用英语口语》等大学英语拓展教材1套。
何刚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系创始系主任,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曾担任两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上海翻译》主编。现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
胡开宝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兼任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Routledge“应用语言学研究前沿”(Frontiers in Applied Linguistic)系列丛书、Springer“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Corpora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主编,担任《中国外语》《中国翻译》等学术期刊编委。2014年度获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被评为上海市外语界十大年度人物。2015年度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0年度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
黄友义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系会议首席专家,《公共外交季刊》编委会副主任、《大中华文库》副总编辑。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兼总编辑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秘书长、《中国翻译》杂志主编。长期参与党政文献对外翻译,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口译。长期从事对外出版和国际传播。曾参加党政文件和领导人讲话的翻译和译文审定工作,包括《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卷、二卷、三卷)、中国政府白皮书等文献,主持编写《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和《汉英翻译词典最新词汇》。译著还包括美国文学名著《名利场大火》、《马歇尔传》和《无冕之王》;对外介绍中国各个方面的中译英图书,如《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加入 WTO与经济改革》、《中国玉器》以及《聊斋志异选编》等。与他人合译过《中国基本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通史纲要》等。此外还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全景中国――广东卷》、《全景中国――浙江卷》、《中国制造》、《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我从新疆来》、《浦东故事》、《中国天机》、《到中流击水:经济全球化大潮与中国之命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中国面对面》等数百万字的中译英书稿核定工作。
李德凤
(澳门大学)
国际翻译传译认知研究联盟(IATIC)理事长、时间翻译教育联盟(WITTA) 理事长、澳门大学翻译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英国伦敦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硕士课程主任、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星涛湾’讲习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讲座教授等职。此外还(曾)担任欧洲翻译学会出版委员会顾问、亚太电脑辅助语言学习协会副会长、国际翻译与语言研究学会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等职。现接受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斯伯林格出版集团邀请,主编斯伯林格《译学前沿》(New Frontie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系列丛书。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和二语教学,研究兴趣包括实证翻译研究方法论、翻译的心理认知过程、语料库辅助翻译研究、翻译课程设置与教材教法研究、 专业翻译研究(如商业,金融和新闻等专业文本翻译研究等)、第二语言教学、定性研究方法等。李德凤教授出版近十部专(译)著,如《新闻文本翻译:原则与方法》(香港大学出版社), 《金融文本翻译:理论与应用》(香港大学出版社)、《翻译教学:需求分析与课程设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法律翻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等。论文多见于Targ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eta: Translators' Journal,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TESOL Quarter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TA Chronicle,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Translation Quarterly,《外国语》、《中国翻译》等国际国内学术刊物。
李梅(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MTI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会长、中国译协理事、《上海翻译》编委。长期从事句法学与翻译的教学、研究及实践。翻译作品近300万字,其中汉英译著《中国名园》获中国图书大奖并入选2010上海世博会世博图书。研究兴趣为技术与语言教学、研究与应用的融合,聚焦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以及技术写作/传播。完成及正在进行国家级及教育部项目10项。近年来,主持完成及正在进行有关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自动化及量化模型研究等国家社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3项;主持完成有关技术传播教学的教育部、上海市及校级研究项目7项。2020年获中国技术传播教育贡献奖。
梁茂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料库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语料库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担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留学基金委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兴趣涉及语料库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数据科学、应用语言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著有《中国学生英语作文自动评分模型的构建》、《大规模考试英语作文自动评分系统的研制》、《语料库应用教程》(合著)、《什么是语料库语言学》等,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余篇,开发各类语言数据处理和语料库分析工具近30款。
刘芹(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文学与思政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与评估、语料库语言学。已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近20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上海市项目7项。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彭青龙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国际期刊《新科技人文》(New Techno-humanities)主编、《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澳大利亚文学、比较文学和教育教学。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翻译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和澳大利亚政府基金项目2项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上海市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教学、科研成果分别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十余项。
王勇
(上海理工大学)
文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MTI教育中心主任,校编译工作室主任,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委员会命题专家组成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国学双语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阅专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通讯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译著包括《尼各马可伦理学》《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等近20部,500余万字。
翁国强
(资深翻译家)
资深翻译家,副译审,现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和学会党的工作小组成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等职,从事翻译工作30余年,翻译英文和日文钢铁冶金等引进资料和文献上千万字,发表论文20余篇,曾主持宝钢一届、二届、三届和四届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的编撰出版工作,2007年创办《宝钢技术研究》(英)杂志并担任该杂志主编,曾编撰出版《汉英、英汉连续铸造钢词典》和《日英汉动漫口译教程》。
赵铁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自然语言生成与智能写作专业委员会(筹)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文信息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应用。承担多项国家项目,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830700)首席科学家(2018~2021)。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0项;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出版专著、译著4部。
周晓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院长,浙江师范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周晓林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制、决策与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主持科技部“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2015 - 2020年连续多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宗成庆
(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文本数据挖掘和语言认知计算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项目10余项,目前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统计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数据挖掘》和Text Data Mining三部专著及两部译著。他是国际计算语言学委员会(ICCL)委员,亚洲自然语言处理学会(AFNLP)主席,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CL’2015程序委员会主席和ACL’2021大会主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和多个省部级及国家一级学会的科技奖励。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中科院优秀导师等若干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报告摘要(按发言顺序)
科技革命与文学创作和批评
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
科技革命的成果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而且对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以量子工程、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为标志的第四轮科技浪潮已经或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讲座将通过比较牛顿经典思维和超限量子思维的差异,结合案例分析,探讨科技变革对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内容、形式和文学批评范式的不同作用。
特殊性和一般性会话含义的理解
Understanding particularized and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周晓林(上海外国语大学)
A speaker’s intended mean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an utterance with or without reference to its context for particularized implicature (PI) and/or generalized implicature (GI).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have separately revealed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PI and GI comprehension, it remains controversial whether they share theory-of-mind (ToM) related inferential processes. Here we address this issue using functional MRI (fMRI) and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Participants listened to single-turn dialogues where the reply was indirect with either PI or GI or was direct for control conditions (i.e., PIC and GIC). Results showed that PI and GI comprehension shared the multivariate fMRI pattern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ontrast, the ToM-related pattern was only elicited by PI comprehension, either at the whole-brain level or within dors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dmPFC). Moreover, stimulating right TPJ exclusively affected PI comprehen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understanding PI, but not GI, requires ToM-related inferential processes.
会议口译中的译前词汇准备:
眼动追踪研究
李德凤(澳门大学)
我们普遍认为,口译中的译前词汇准备可以减少口译员的认知负担(Stoll 2009)并提高口译质量(Díaz-Galaz 2015)。然而,几乎没有实验数据可以证实这些说法。本演讲将讨论最近一项眼动追踪研究,其中邀请了不同专业水平的译员完成两项金融主题的同声传译任务,两个任务分别为有准备和无准备同传。相关分析重点关注文本中金融术语的翻译,以及与其相关的认知努力和策略。最后略述本研究的实践和教学启示。
机器翻译智能化,
翻译专业何去何从?
梁茂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器翻译问世以来,经历了基于规则、实例、统计和神经的几个时期,其趋势大致可以描述为:对语言学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小,对数据的依赖越来越大,翻译质量越来越高。事实上,在如今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中,语言学家可参与的工作十分有限,而神经机器翻译系统的译文质量可以超过大部分本科生可能提供的译文。这一现象为外语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翻译专业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挑战。笔者认为,机器翻译的智能化已经对高校翻译专业的跨学科研究和发展形成倒逼之势。基于以上现实,笔者对外语学科翻译专业的发展提出初步设想。
语言学与机器翻译
胡开宝(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文从语言智能的内涵与发展历史角度,分析了语言学与机器翻译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得益于语言学研究对于语言智能的理论支撑,并非许多学者所认为的那样,随着机器翻译的发展,语言学对于机器翻译的价值越来越小。尽管机器翻译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面临诸多瓶颈问题,而这些问主要是由于机器翻译的研究对于语言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语言智能与机器翻译
宗成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近年来以机器翻译为代表的语言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机器翻译质量不断提升。那么,当前机器翻译的真实水平如何?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什么?语言学研究应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语言智能技术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本报告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本人团队在相关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并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与
翻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党争胜(西安外国语大学)
增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理论与实践,是新时代赋予我国传播工作者和翻译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翻译作为实现国际传播的前端工作和最重要的手段,是决定中国国际传播效果诸要素中的关键要素,高层次翻译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翻译队伍建设因此成为我国翻译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翻译活动的跨语言文化属性要求译者必须具备优异的译语语文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必备的翻译技术素养、优良的人文精神素养等多方面综合素质。
技术时代的应用翻译研究技术焦虑
傅敬民(上海大学)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应用翻译带来无限机遇,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和方法,同时也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因此,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翻译研究学科的积极作用之际,我们也必须正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体现为应用翻译研究的技术焦虑。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到技术焦虑的成因及其后果,并运用相关的路径予以化解。
面向国际传播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
—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刘芹(上海理工大学)
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向世界及时、准确地展示国家形象。当前,我国高水平外语写作人才和中译外高端翻译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话语的表达和转化,难以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探讨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培养面向国际传播翻译人才的方案,提出夯实多语基础、科研引领教学、技术辅助翻译、服务社会需要的实施路径。
自然语言的分析与生成:
符号序列的变换
赵铁军(哈尔滨工业大学)
该报告从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过程的角度,介绍了处理方式的发展和转变。深度学习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处理方式的快速转变,这些转变包括:流水线结构与端到端模式,知识显式表示与隐式向量表示,预训练模型与适配模板,以及从自然语言的处理扩展到多模态如图像、视频与文字之间的变换。深度神经网络使得计算机对于语言符号序列的线性处理模式转变为网络形态的非线性处理模式,从而增强了所构建模型的处理能力、有效提升了性能。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
人机协作与翻译效率提升
李梅(同济大学)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生成的译文质量得到巨大提升,大大舒缓了以理解为目的的海量翻译需求。但用于传播目的的机器翻译仍需经人工译后编辑后才能满足用户需要。近年来,如何提高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效率引起学界和业界高度重视,其中原文对效率的影响为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一项译后编辑测试,以大量详实数据诠释原文对译后编辑时间和质量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机器翻译人机协作、认识原文与译后编辑关系及提高译后编辑效率。
守护精神健康:科技与人文同行
丁红卫(上海交通大学)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精神健康一直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中国2030” 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体现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中国脑计划”聚焦脑疾病,将研发脑重大疾病诊治新手段和脑机智能新技术作为脑计划的“两翼”,说明科技创新是人类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强调了弘扬以人为本的科创精神。报告将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阐释守护全民的精神健康需要科技与人文携手同行。
诚挚欢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
2021年11月5日
外院研会
编辑 | 吴雨娴
审核 | 刘 芹